清江浦“三优化三提升”为农民工送法暖心
时间:2024-05-23 16:28  来源:司法局  作者:司法局 张建东   字号:[ ]

 淮安市清江浦司法局聚焦农民工权益纠纷较多的实际,充分发挥法援工作职能,切实给农民工解难事、办实事,有效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今年以来,累计办理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135件,帮助挽回经济损失80余万元。

 一是优化联动机制,提升法援“快捷度”。整合内外资源力量,为农民工维权提供联动服务、协同服务和高效服务。强化部门联动,创新维权模式,与法院、住建局、劳动仲裁、劳动监察、工会等部门建立协作机制,通过信息共享、线索移交、联席会议、专项行动等多种方式,实现法律援助对劳动争议案件咨询、代理、调解、仲裁、诉讼无缝衔接全闭环工作机制。实现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点全覆盖,深化空缺受理、首问负责制,规范接收和转交流程,完善对接衔接,快速受理办案,充分发挥法律援助工作站点窗口作用,为农民工就近提供“一站式”快捷援助服务。

 二是优化宣传方式,提升法援“知晓度”。通过热线电话、微信公众号、“百群万家智慧法务”微信群等多种途径,实时在线推送法援服务信息,接受群众的咨询。组织“驿心为民”法援流动服务车通过走街串巷、摆摊设点、开进工地,将法律援助知识和服务送到农民工聚焦的小区楼栋、工地厂房。畅通农民工法援申请“绿色通道”,对农民工讨薪案件实行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实现农民工维权“零距离”。打造法援主题公交车,与美团、闪送合作,通过定制马甲安全贴、车身反光贴,印制法援宣传语等,让法援骑士遍及大街小巷,将劳动维权法律援助宣传送到农民工“身边”,不断提高法律援助知晓度。

 三是优化品牌创建,提升法援“暖心度”。通过打造一系列法援服务品牌,为农民工提供一系列“贴心办”服务。创建“上门办”法援品牌,对出行不便的农民工群体,以及集体性农民工案件的法律援助申请,坚持上门办案,让农民工受援人“零次跑”,让服务“反向跑”。创建“我来办”法援品牌,推行法律援助申请代办制度,组织村居法律顾问兼任法律援助引导员、代办员,农民工可以委托村居法律顾问帮忙代为申请法律援助。创建“全时办”法援品牌,开设法律援助“全时驿站”,农民工可以通过电话预约,在休息日及八小时以外办理法律援助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