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动力在改革创新中逐步释放,改革攻坚多点突破。改革持续深化,在全市率先设立线下ʻ企业开办专区ʼ,全流程办理时间最短压缩至半个小时,益海嘉里中央厨房等重大产业项目实现ʻ拿地即开工ʼ”..........
建设长三角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优化营商环境不仅是实现发展目标的“关键招”,更是赢得区域竞争的“胜负手”。近年来,清江浦区人大常委会聚力营商环境建设中的难点、堵点,充分发挥监督职能,健全监督机制,创新监督方式,多向联动,精准发力,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2023年1月2日,区政府工作报告有关内容集中展现了区人大常委会助推改革创新攻坚和营商环境建设所取得的一些成果。
汇聚合力,奏响监督“最强音”
营商环境监督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而人大代表作为人民群众的“代言人”,来自各个行业,联系群众广泛。区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他们在优化营商环境中的聚力聚合作用,以人大代表强有力的监督助推全区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一项代表活动汇集营商环境监督“民意池”。组织集中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代表大走访”活动,省、市、区、镇四级人大代表近500人踊跃参与,代表们通过走访企业和项目建设现场、召开行业商会和企业家座谈会,查问题、听建议、谏真言、解难题,为企业纾困、为发展助力。
一份代表议案跑出营商环境监督“加速度”。在第二年的人代会上,区政府对去年人代会作出的“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决议的落实情况向全体代表进行了报告。针对大走访活动中民营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13名代表提出了“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议案”,区人大常委会及时作出决议,并在次年常委会会议上对决议执行情况进行审议,有效推动“一府两院”深入实施减程序、减费用、优服务“两减一优”工程。
一个专题视察打好营商环境监督“主动仗”。组织部分企业家代表专题视察法检两院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情况,深入分析问题和困难,提出解决方法和建议,推动法检两院及时开通涉企立案登记“绿色通道”,谨慎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保全措施,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
多点发力,打好监督“组合拳”
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环境是金”理念,区人大常委会以“人代会决议+常委会审议+质询”连环组合式监督助推全区营商环境持续改善。
一份人代会决议吹响营商环境监督“集结号”。区人代会专门作出了“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决议,对“一府两院”提出“健全完善体制机制、提升政务服务水平、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等要求,动员全区人大系统和人大代表积极投身营商环境监督“主战场”。
一次常委会审议点燃营商环境监督“助推器”。为推动人代会决议有效落实,区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了“一府两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的报告,针对营商环境工作中存在的行政效能不高、服务质量不优、企业负担较重等问题,提出“解决优化营商环境的短板制约、提升优化营商环境的标杆、形成营商环境的强大合力”等审议意见,并形成问题清单一同转交“一府两院”办理。
一场工作质询会按下营商环境监督“快进键”。聚焦影响全区营商环境的典型案例,召开“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质询会。会议播放暗访专题片并开展询问,“一府两院”和交通、城管、应急管理、市场监管等部门负责人现场客观应询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措施,区政府及时出台了《关于扶持个体工商户纾困和“个转企”发展的若干意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若干措施》等文件,助企纾困,扶持发展,营造出“无事不扰、无处不在”的营商环境。
厚植动力打通“最后一米”
聚焦打造“综合更优的政策环境、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高效便利的政务环境、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亲商安商的人文环境”,区人大常委会探索实施人大代表“嵌入式”监督工作模式,积极搭建履职平台,广泛延伸监督触角,全面促进人大代表、人民群众和被监督对象之间无缝对接和深度融合。
关口前移,把监督的“点”夯实在基层一线。通过在区法院、检察院、市场监管局、行政审批局等营商环境建设重点部门设立“优化营商环境人大代表工作站”,把监督的关口推到最前沿,选聘一批熟悉经济、法律、管理等工作的专业代表作为“特约监督员”,对有关单位、部门实施面对面“一线”监督。
活动引领,把监督的“网”链接到问题源头。常态化开展“一案双评”活动,通过参与营商环境案件庭审以及信访接待、问卷调查、走访座谈、听取汇报、查阅档案等多种方式,全面了解营商环境建设中的堵点和问题。充分发挥法律服务专业代表组优势,组织开展“百企法律体检”活动,深入排查化解与企业经营者、劳动者密切相关的风险防控、合规管理、权益保护等法律问题,为保障企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注重实效,把监督的“根”筑牢在整改落实。完善“三张清单”工作机制,代表把“问题清单”交办到被监督单位、部门后,区人大常委会综合运用视察调研、代表约见、专题询问、工作评议等方式进行全程动态跟踪监督,并把“整改清单”“销号清单”作为整改落实的最终依据,有效推动营商环境热点难点问题妥善解决,切实让代表监督的过程成为发现问题、整改提升、促进发展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