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上垃圾乱扔,全落我家窗台!”“晾晒的衣物被脏水泼湿,生活怎么安心?”长西街道辖区内中天华庭小区,高空抛物问题较长一段时间困扰着居民。这一“悬在头顶的隐患”不仅破坏环境,更危及生命安全,成为社区治理的“顽疾”。
中天华庭小区作为典型的高层住宅区,15栋楼中有11栋超过10层,最高达30层,高空抛物的隐蔽性和危害性尤为突出。烟头、垃圾、污水甚至重物频繁坠落,居民投诉不断,矛盾日益尖锐。面对这一难题,长西社区在区人大代表的监督推动下,以“群众急难愁盼”为导向,依托数字化平台,探索出一条“科技赋能+群防群治”的治理新路径。
去年初,在区人大代表的积极建议推动和街道办的指导下,长西社区将中天华庭南区高空抛物治理列为重点民生工程,启动“守护头顶安全”专项行动。一年多来,社区通过数字化平台征集民情民意,组织人大代表开展走访调研和视察活动,召开代表选民议事会和座谈会等多种形式,最终形成“三管齐下”的小区高空抛物治理方案。
一是法治先行,筑牢文明底线。“治理高空抛物,法律是根本保障。”区人大代表、长西社区党委书记卞海荣在代表选民议事会上强调。社区律师开展《民法典》《刑法》中高空抛物责任条款的普法宣讲,让“高空抛物已入刑”的观念深入人心。同时,利用线上法律小课堂,为居民解读“举证责任倒置”“连带追责”等法律要点,引导群众知法、守法、用法。
二是科技赋能,构建智慧防线。针对高空抛物取证难问题,社区联合物业引入“高空智能监控系统”。30度仰角摄像头精准覆盖楼体立面,能够快速完成行为捕捉与楼层定位。监控数据直连小区监控平台,实现“证据链”全程留痕。居民张女士感叹:“以前总担心‘天降横祸’,现在24小时‘电子眼’值守,心里踏实多了!”
三是群防群治,激活共治动能。社区组建“护安志愿队”,吸纳人大代表、党员、网格员、物业等共20余人,建立“三查三报”机制:查楼栋安全隐患、查监控盲区、查重点人群;报异常情况、报整改需求、报治理建议。设立“有奖举报热线”,对提供有效线索的居民给予奖励,激发全民监督热情。
今年3月,经过一个多月的攻坚,中天华庭南区实现高空抛物“三降清零”:投诉量、发生率、矛盾纠纷清零。这一转变的背后,是一套创新制度的支撑,首先是“双承诺”责任制落实到位:物业公司签订《安全管理承诺书》,居民签署《拒绝高空抛物承诺书》,明确各方权责;第二是实施“1+N”联调模式:1小时内响应投诉,社区联动民警、律师、物业、网格员等多方介入,实现矛盾不出小区。居民李大爷指着新装的防护网说:“现在带孙子在楼下玩,再也不用提心吊胆了。这才是真正的为民办实事!”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下一步,长西街道人大将持续关注社区安全问题,不断探索小区治理新模式,以科技手段赋能社区日常管理,为居民创造更加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推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