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代表张晓雨提出精准科学防疫三点建议

2022-03-23 10:07

近期,淮安市人大代表、市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张晓雨针对少部分地区出现的一些因核酸检测等疫情防控要求影响导致医疗救治不及时事件提出三点建议,以有效解决疫情防控期间急危重症患者医疗救治问题,分别被市委办《信息快报》、市政府办《每日情况》采用,现将有关建议原文刊载如下:


人大代表建议进一步完善疫情防控期间急危重症患者医疗救治绿色通道保障机制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多地先后发生,出现了一些因核酸检测等疫情防控要求影响导致医疗救治不及时事件发生,如“西安一孕妇由于核酸问题无法及时入院流产”、“吉林一女童就医等待核酸报告时死亡”等一些列事件,带来严重的社会负面影响。针对以上情况,淮安市人大代表、市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张晓雨建议,进一步完善我市疫情防控期间医疗工作机制,通过建立绿色通道保障,有效解决疫情防控期间急危重症患者医疗救治问题。

一是建立疫情期间急危重症患者救治绿色通道机制。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明确若干家条件较好的医院作为疫情期间急危重症患者救治定点医院,用于疫情期间承担急危重患者(参照急诊预检分诊分级标准为I、II 级的患者和孕产妇等特殊群体)救治。定点医院应具备快速核酸检测能力、设有隔离抢救室和特殊诊疗室等基本条件,在对急危重症患者救治时,医院按照应急预案针对健康码不同颜色、不同风险等级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分类救治,避免因等待核酸检测结果耽误救治时机。

二是建立疫情期间急危重症患者救治快速响应机制。建立120、110、12345等紧急救助类热线联动机制,在收到急危重症患者求助信息后,迅速协调急救中心、公安交警等部门,第一时间将患者安全、闭环转运至定点医院开展救治,确保群众紧急医疗求助在第一时间得到快速响应和及时处理。

三是及时面向社会公开疫情期间急危重症患者救治绿色通道信息。通过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和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多种途径公开发布疫情期间急危重症患者救治绿色通道和医疗机构名称、联系方式等信息,让群众及时了解掌握疫情期间急危重症患者救治渠道和救治办法,切实保障急危重症患者医疗救治权有效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