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政务公开 信息公开
索 引 号 11320812MB05485192/2023-00012 发布机构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公开日期 2023-03-27
文  号 主  题 城乡建设 体  裁
文  号 主  题 城乡建设 时效说明
清江浦区住建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城乡建设加速发展。一是推动中心城市建设。2022年实施中心城市建设项目41个,预计完成投资64.34亿元。华信mall、梦乐城等一批重大功能性项目竣工运营。御码头运河文化街区、化工新村城市更新、智慧水务3个项目被列为省级美丽宜居城市建设试点,都天庙历史文化街区入选省级特色风貌地段建设项目并成功入围省首批城市更新试点。清安路、药厂路等5条市政道路完成新改建任务,完成生产路、西安路片区排水管网改造,解决汛期片区积涝问题。新建2个城市绿色小客厅,新增绿地面积80万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4%。二是完善城市地下管网。积极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污水治理提质增效部署要求,加快补齐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短板,提升城镇污水收集处理效能。完成主城7个达标区、417公里市政、雨污水管网进行结构性、功能性缺陷检测、清淤、混接错接修复工作,基本实现主城区污水管网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建制镇生活污水治理全面提升工程,将4个镇街(和平、黄码、武墩、盐河)的生活污水收集通过一体化提升泵站送至市政管网,并配套建设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已完成4个镇区15公里主管道建设,基本完成入户管、方井工程,年底前实现镇区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全覆盖。三是村镇建设成效显著。全力推进特色田园乡村试点建设,和平镇唐庄村张庄组通过市级特色田园乡村验收。稳步做好省级传统村落申报,黄码镇杨庙村3、4、5组整理青砖房、杨公祠等传统元素,经省住建厅专家现场踏勘,正等待省级评定。统筹临港新城建设及武黄路拓宽项目,有序推进黄码镇集镇综合整治。扎实开展农村房屋排查整治,制定《淮安市清江浦区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方案》、《清江浦区农村D级危房工程措施整治方案》,农村危房排查全部完成并录入系统,D级危房全部采取安全防范管理措施,并同步采用拆除、翻建等方式予以整治。

     (二)民生保障扎实有力。一是棚户区改造稳步推进。强化面上统筹协调,做好棚改资金和房源保障,方案设计完成后再推动房屋征收。2022启动实施棚改征收地块3个,涉及279户,占地175.62亩,其中已拆净1个,正在扫尾1个,正在实施1个。统筹推进房票安置,为减少安置过渡期,加快群众入住,同时为后期征收提供保障,主城和城南一体化推进,筛选30个品质过硬的楼盘供群众选择,因地施策解决房票安置工作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全力以赴保障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促进我区房地产行业平稳健康发展。截至11月15日,共开出房票463户1010张,共计9.67亿元。二是老旧小区改造成效明显。遵循“共同缔造”理念,坚持向居民“问需求、问难点、问建议”,瞄准群众反映强烈的痛点问题,将基础设施问题较多、建筑体量较大、困扰居民多年的“急难愁盼”的小区中优先列入改造计划。2022年投入1.2亿元改造老旧小区24个、140栋楼、总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惠及居民4918户,有效解决了停车难、屋面漏雨、道路坑洼、墙面脱落、地下管网不通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老旧小区改造片区推进,拆危更新,提升功能,解决危房问题;基层治理现代化同步推进,从“改造见实效”到“管理有长效”, 让“红色力量”参与管理、引领方向,相关经验做法获《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宣传推介。三是着力解决群众关切问题。三是着力解决群众关切问题。牵头对问题楼盘进行分析研判,通过区主要领导会办、市区问题  楼盘联席会议会办,市级“问题楼盘”新交办项目5个,已完成化解销号4个(融创广场、金樾府、中环国际、北京公馆),英伦玫瑰园正在正常推进;康居名城、水渡新村、福田人家等3个安置房项目已打通产权证转移登记渠道,正在开展办证工作。对困难群众住房问题实行兜底保障,2022受理各类公租房新申请共90户(其中公租房实物配租14户,公租房租赁补贴73户,共有产权房3户),受理公租房年审1131户,受理终审对比330户,87户符合条件的公租房租赁补贴家庭、轮候期内尚未取得实物配租家庭发放到住房租赁补贴。

    (三)行业管理规范有序。一是建筑产业健康发展。坚持“房住不炒”定位,配合市职能部门精准监测,1-10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达149.80万㎡,预计全年销售面积180万㎡。2022年5月31日出台《清江浦区促进房地产商品房销售扶持政策》,促进我区房地产商品房销售和房地产企业增收。截至11月17日,总计受理一手商品房购房补贴申请材料2222份,二手住宅契税补贴申请材料3111份,总面积620695.16㎡。总计支出约11813.53万元。预计2022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46.81亿元。出台《清江浦区扶持建筑业企业发展实施细则》,着力扶大扶强,发放建筑业扶持奖补资金42家、762.21万元。预计新增规上企业10家,全区建筑业企业总数达431家,建筑业从业人员约8.31万人。认真组织宣贯《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新国标,2022年竣工绿色建筑139.3万㎡,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100%。二是物业管理服务规范。多轮次开展物业行业整顿行动,从物业服务企业履约情况、信息公开、秩序管理等方面整顿提升物业服务水平,结合市物业管理领域“1+7”文件,草拟《清江浦区关于加快推进住宅小区物业管理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健全物业服务企业准入、退出机制。结合省、市“双随机”检查工作推进季、月考核和“末位淘汰制”等考核制度,在市主要媒体公布物管小区考核排名。有序开展物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处理各类矛盾纠纷约4300件,满意率达95%以上。在全区范围探索实施党建引领“社区管小区”新模式,组建清江浦物业行业党委,成立物管企业党组织42个,申报(还未评审)省级“红色物业示范点”8个,市级“红色物业示范点”13个,实现了物业行业党组织的全覆盖。三是人防体系不断完善。完善通信警报体系,人防专业队整训有力,全区完成整组560人,结合“3.1”国际民防日、“5.12”全国防灾减灾日、“9.18”警报试鸣日开展各类人防宣传和防空防灾疏散演练活动。有序推进人防工程新标识改造,稳步开展人防工程审批,办结审批项目13个,征收人防异地建设费285.8万元。开展“小区人防工程进社区”试点,目前长东街道辖区人防工程进社区管理权已整体移交,推动属地管理责任分级前移,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人防工程非战时协助普通地下室缓解小区停车难这一民生问题。四是安全监管常抓不懈。围绕住建领域安全生产工作要求,压实建筑施工、城镇燃气、市政管网、人防工程等安全生产责任,持续推进既有建筑及自建房、燃气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推动老旧小区户内管道气“灶管阀”更新行动。完成经营性自建房3246栋排查整治,完成“灶管阀”更新单一来源谈判。继续推动《清江浦区零星工程安全管理暂行办法》实施,填补建设领域监管盲区漏洞。强化监督执法,通过通报、红黑榜考核、约谈、信用扣分、停工、行政处罚等综合治理手段不断提高违法违规成本,推动建筑工地安全生产、扬尘治理向好发展。2022年共计红黑榜通报企业18家,行政处罚企业23家、罚金44.42万元。

       二、2023年工作计划

    (一)精致建设,着力提升城市能级。一是加快棚户区改造。计划实施淮建三公司宿舍地块、七九大院东侧地块、原黄河驾校东侧地块等3个地块棚户区改造,涉及1129户、房屋面积13.9万平方米。继续做好与市、区相关部门对接力度,保障棚改项目实施所需资金以及安置房源,在资金和安置房源到位的情况下,开展公示安置方案、发布房屋征收决定等工作,努力做到成熟一个、开征一个。二是优化综合配套。推进2023年中心城市建设项目建设,牵头协调会办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确保项目形象进度和投资额双达标。紧盯省级美丽宜居城市建设和城市更新行动试点项目评选、考核工作,确保我区试点项目全市领先。三是提升人居环境。继续推进清江浦区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工作;加快景观河沿岸、城市干道等区域绿化建设,加大便民型公园绿地建设改造力度,完成2个城市绿色小客厅建设任务,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4.2%以上。学习特色田园乡村先进地区经验,完善特色田园乡村内涵和外延,以乡村特色产业、特色民俗文化带动村庄发展,打造空间环境优美、产业特色鲜明、功能配套齐全的新村庄,确保创建省级特色田园乡村1个。完成建制镇污水集中收集处理工程,有效提升我区建制镇污水处理水平。

    (二)聚焦民生,推动居住条件改善。一是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有效推动我区房地产商品房销售扶持政策实施,协调市住建相关部门按照我区实际实施调控政策,促进我区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对问题楼盘化解工作回头看,根据问题楼盘实际,实施精准施策、一案一策,为区领导提供决策参考,坚决防范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二是扎实推进宜居改造工程。根据完整社区、绿色社区、美丽宜居住区等整治理念,提升小区内外环境和基础设施。紧扣关键环节、紧盯工程进度,确保按期高质量完成西大院、金家园等20个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作任务。三是优化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在率先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基础上,协调市住建局政策制定部门降低住房保障准入门槛,有序扩大住房保障受众面,完成全年受理审核公租房实物配租400户、租赁补贴20户、共有产权房10户的保障任务。研究规范区级棚改项目共有产权房政策,明确棚改共有产权房共有主体、办理程序和回购条件等细则,有效解决区级棚改项目中困难群体的征收安置问题。

    (三)多措并举,深化住建行业监管。一是壮大建筑产业。积极落实《清江浦区建筑业企业持续发展实施细则》,执行财政(国有)投资项目招标前会商制度,从严把关,鼓励区内建筑业企业积极参与财政(国有)投资项目竞争,促进本地建筑企业增收。落实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各项举措,在建筑产业招商、绿色技术应用、装配式部品生产引进等方面积极寻求突破。2023年实现注册地建筑业总专包企业产值增幅8%以上,积极帮助江苏天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申报特级建筑企业。二是提升物管水平。推进市“1+7”文件区级配套政策的出台,加大小区消防安全、秩序管理等方面的专项整治,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进一步加强党建引领,推进“社区管小区”工作,积极争创省、市“红色物业”示范点;加强物业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建立,压降物业领域万人起诉率。进一步夯实老旧小区改造后的物业水平提升工作,推广清浦街道“社区管小区”模式,指导街道、社区物业公司承接项目,提供公益性服务,提升全区居民小区物业覆盖率。三是优化审批服务。继续做好区管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工作,出台消防设计审查、消防验收、备案和抽查等管理细则,规范各项程序和受理资料。配合区行政审批局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完善区住建局职能范围内的占用(挖掘)城市道路、城市及城市规划区内新建民用建筑建设防空地下室、建筑起重机械使用登记、临时占用城市绿地、砍伐城市树木等8项行政审批机制,规范办理程序,缩短办理时间,提高审批效率。四是强化风险管控。牢固树立“检查十次不如执法一次”、“隐患即事故”的理念,将监管工作重心由指导帮扶转向执法监督,由事后查处向事前执法转变,全面加强住建领域安全生产管理。深化工程施工安全生产“闭环式”管理,将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与企业资质管理、信用评分等挂钩,实施联合惩戒。充分发挥区燃气联席会议的优势,在日常安全检查的基础上定期开展联合检查,通报检查情况并落实隐患整改。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