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政务公开 信息公开
索 引 号 34900002/2024-00006 发布机构 城市管理局 公开日期 2024-02-08
文  号 主  题 城乡建设 体  裁
文  号 主  题 城乡建设 时效说明
区城管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区城管局严格按照区委、区政府部署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为根本遵循,紧扣“干净有序”的目标定位,实践“长三角北部重要中心城市”管理的发展定位,努力推动清江浦区高质量跨越发展,主要工作有:

     一、2023年城市管理工作

    (一)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发挥引领作用

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严格执行党内组织生活制度,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固定学习日等活动,让4位支部书记“人人会讲党课”、党员“人人参与学习”,以党的创新理论滋养初心。持续巩固和扩大主题教育成果,切实把主题教育学习成果和整改成效体现到增强党性、提高能力、改进作风、推动工作上来,打造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模范机关。全面落实管党治党责任。强化领导班子主体责任,强化责任担当,层层传导压力,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制;提高政治意识,把规矩、纪律挺在前面,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抓牢纪律作风建设,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形成党员自律与他律的长效机制;强化巡察整改工作,做好跟踪评估,抓好巩固深化,防止反弹反复,务求实效。通过警示教育,增强廉洁自律意识,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健全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违纪问题的发生。

   (二)加强长效综合管理,精塑品质城市

深入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国家卫生城市迎检复审攻坚行动,积极推动江苏省城市管理示范市创建。全方位、立体式提升市容环境。构建“大城管”格局,严格落实“日检查、周会办、月调度、季考评、年总结”工作制度,对突击性、临时性工作及时交办和调度,编发各类交办单、督查通报12期,交办各类问题816个,完善城市管理综合考核办法,推动城市管理焦点难题高效解决。实施“大提升”工程,组织街景容貌秩序整治,大力实施品质街区打造,排定建设的10处品质街区,目前,水渡口大道、解放东路、人民南路、西大街完成街区改造。深化实施户外广告设施提品及管理提升行动,高标准实施市区北京北路、翔宇大道2处新型特色户外广告设施建设和高品质广告亮化融合体打造工程。扎实开展元旦春节、淮商论坛、食博会等节日氛围营造,更新更换设置各类灯箱1120个、画面3150面,设置中国结、灯笼250个、道旗630个。开展“大整治”行动,围绕元旦春节、五一、中高考等重要节点,开展系列市容秩序整治活动,累计清理流动摊点860余起、店外经营1480余起、乱停乱放1200余起。加快推进便民疏导点规范管理,整治柳树湾街道淮海西路、万达周边马路市场,适时设置2处临时疏导区,更好地满足群众个性化、多层次、品质化消费需求。停车管理力度加大,加快市区3000个新增公共停车泊位建设,目前已建成投用都天庙、永泰家园和中环国际3个停车场,市区新增公共停车泊位2700个。

    (三)加强道路环卫监管,擦亮洁净底色

紧盯打造“干净城市”目标,加大投入、管理和整治力度,全力助推环卫清扫保洁上档次,上水平。开展环卫精细保洁“一体化”行动,城区全域实施市场化保洁,并将环卫工作延伸到近郊涉农街道,全面规范全区环卫清扫保洁作业标准,落实“两扫全保、轮班作业、多元组合”措施,深化“人工保洁+机械湿扫+喷淋抑尘+高压冲洗”作业模式,精细化保洁水平不断提升,市区机扫率达到98.35%。强化建筑垃圾全链条“三个环节”管控,围绕“源头、运输、执法”三个重点,对全区12家建筑工地进行信息排摸,全面掌握备案和审批情况;完善工程渣土处理核准机制,将11家运输企业、189辆运输车辆纳入目录制管理,累计发放建筑垃圾处置证5张。持续开展联合整治,累计出动执法人员3600余人次,检查运输车辆750余辆,查处渣土运输违法案件96起。实体化运作区、街(镇)“两级”建筑垃圾(工程渣土)联合整治专班,配强配足工作力量,健全“部门联动、街道协作、信息共享”的工作责任体系。固化“督查、发现、整改、销项”闭环工作机制,推动各项措施有序推进、全面落实。

(四)探索源头减量利用,助推垃圾分类

扎实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注重减量利用,不断深化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和治理,聚力探索垃圾分类新路径。一是突出全覆盖,统筹夯实 “建”的基础。开展全区范围内垃圾分类基础设施设备“换新行动”,对各居住小区垃圾“四分类”收集设施设备全覆盖,从源头上做到生活垃圾“对号入桶”。2023年累计更新更换分类投放容器、宣传版面等设施设备3200多处,规范垃圾分类标识标贴40000余处。全区纳入省四分类考核小区222个,已通过省四分类考核验收100个,今年省市下达四分类小区任务98个,目前已完成83个,计划到年底,实现省考核小区四分类全覆盖。加快推进省级生活垃圾分类40个达标小区创建工作,目前已建设完成6个,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创建6个,剩余28个小区正在做基础设施,清洁小屋正在定制中,预计11月中旬完成建设工作。二是紧盯全链条,统筹理顺“运”的环节。深入推进居民小区“撤桶并点”,配套分类设施6380组、覆盖率达100%。全面提升现有的其他生活垃圾中转设施,确保其满足生活垃圾分类要求,改造转运站3座,升级改造农村生活垃圾老旧设施5处。全面推行“定时定点定线路”和“统收统运统管”制度,有效杜绝“抛洒滴漏”现象。今年1-9月份,40个省级达标小区厨余垃圾集中收集转运处置量3240吨,全部由淮安晨洁公司统一处置,集中处置量为全市各县区之首。三是压实全流程,统筹抓好“管”的工作。坚持管教结合,突出重点、讲求实效,不定期巡查防止乱象回潮,以管理保长效,提高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对分类管理的重视度,增强全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志愿服务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活动,今年来开展各类大型宣传活动10余场,进学校2个、进机关3次、进宣教基地1次、进基层社区2个,进小区40多个,影响人数达10000人以上。

(五)聚焦城管队伍建设,规范行政执法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在深化城管法治建设上下功夫。坚持“严”的总基调,严管队伍、严明纪律、严守底线。抓业务提升,开展城管执法案卷评查工作,查漏补缺,推进案件规范化制作,提升案卷质量。严格落实执法案件集体会审、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行政执法自由裁量等制度,提高行政执法制度化、法治化水平。抓形象练兵,提振队伍精神面貌。通过集中与错峰训练相结合方式开展队列训练,严格日常管理,规范执法行为,加大队容风纪纠察力度,展现城管队伍良好精神风貌和严明纪律作风。加强对执法人员仪容仪表、着装、执法行为的日常督查和抽查等考核。抓规范建设,按照城市管理领域行政执法区、乡镇(街道)一体化“统起来、管起来、严起来”要求,加大对街道基层综合行政执法的指导规范、培训考核、岗位练兵和监督检查,开展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达标示范创建行动,组织集中培训4次,360人次。着力提升城管专业化能力,聚焦城管法治化、执法规范化、队伍专业化、执法信息化要求。全面实施“综合执法进小区”,整改各类问题近2100处。深化联勤共管,开展集中整治行动81次,治理店外经营、乱停乱放、违法停车行为近1900起。持续推进违法建设治理“回头看”专项行动,大力开展无违建小区创建,全面落实巡查防控制度,建立健全长效管控机制,违建治理成效得到进一步巩固。加快“放管服”改革,认真落实“帮办代办”“超级管理员”等制度,受理办件1650批次,审批服务效能显著提升。

     二、当前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2023年清江浦区城市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离高质量发展要求、离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期盼,还有一定的不足,突出表现在:一是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成效还不够高。虽然市区生活垃圾分类设施投放基本实现了全覆盖,部分物业管理服务企业及市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主动性还不够高,专业督导、第三方监管、社会监督和群众评价等综合成效评估机制尚未真正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成效还不够明显。二是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还不够完善。部分历史欠账还没补齐,停车位、垃圾中转站、公厕、便民疏导区等依然存在设施布局不均衡不充分,群众便利化生活需求还不能够得到充分满足。城郊结合部、背街小巷、城中村等薄弱地带和关键点位动态保洁还不够到位,市民群众文明习惯尚未全面养成,离城市管理精细化标准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三是常态长效管理机制还不够健全。区级城管办协调指挥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部分区级部门参与城市管理意识不足,部门之间协调配合还不够有力,尚未真正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环境卫生、流动摊点、乱堆乱放、乱贴乱画等城市管理老大难问题还依靠人海战术和突击整治行动,管理时紧时松、效果时好时坏。

三、2024年工作打算

2024年,区城管局将严格按照区委、区政府部署要求,以高质量党建领航为基本路径,以深化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全力推动城市管理各项目标任务落实。一是全面提升党建工作水平。着力打造一批城管系统深度融合的党建项目,构建形成基层党组织协同发力、系统党员同向行动的联动格局。围绕城市管理重大项目和重点工作,让基层党员在文明城市创建、垃圾分类、环卫工作等重点任务一线上发挥先锋作用,让每个党支部都围绕中心工作、重大任务行动起来,比学赶超。二是推进生活垃圾精分细管。围绕基础设施、撤桶并点、定时投放、分类运输等难题,坚持宣传先行,管教结合,提升分类准确率。三是推动市容环境整体提升。以创建工作为引领,组织开展专项提升行动。建立健全督查检查机制,常态长效提高城市长效综合管理工作水平。结合示范路创建,推进“美丽街区”建设。评选一批“美丽街区”示范点,以点带面提升城市整体风貌。打响“市容共治”品牌,落实市容环卫责任区制度。推进市容环卫责任共建共享,建设市容环卫责任区样板道路。启动编修户外广告设施详细规划,提升户外广告品质。探索制定“一街(场)一方案”,打造户外广告特色亮点项目。四是全面提升执法服务能力。落实轻微违法行为长效治理机制,聚焦乱扔垃圾等“五乱”问题,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化”,有效解决动态性市容环境秩序问题。持续开展“教育整顿”和“执法规范化建设”系列活动。建立健全城管执法(协管)人员选拔培训、教育管理、奖惩激励等制度,完善“不可为”负面清单。开展城管执法监督检查,建立各级城管执法队伍重大突发事件、违法违纪案件报备制度。

四、相关工作建议

一是强化高位协调。充分发挥区城管委高位协调作用,高标准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城市,调动各方力量参与城市管理,统筹推进城市更新、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产城融合等工作,打造充满活力的宜居宜业城市。二是加强信息技术运用。加大技术和人才等资源投入,将大数据更广范围融入城市治理,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智慧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