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20812MB0583285N/2025-00005 | 发布机构 | 数据局 | 公开日期 | 2025-05-20 |
文 号 | 主 题 | 体 裁 | |||
文 号 | 主 题 | 时效说明 |
清数发〔2025〕4号
周兵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率先在清江浦区落实智慧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建设试点工作”的建议收悉。
建议提出:
一、政策背景及发展现状
随着国家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各级城市在运行、建设过程中累积的各行业数据成几何级数迅速增长,如何归纳、收集、整理、拓展利用好大数据来推动城市智慧化发展已经成为国家重点战略发展规划要求。《“十四五”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市智慧化转型发展,不遗余力推动新型智慧城市和新型城市基础设施落地建设工作。
近几年来,国家已经相继出台多项政策文件要求加快推进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建设,将打造智慧城市的基础操作平台列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目标任务。目前,上海、广州、南京、中山翠享新区、苏州各区、泰州市等各级城市及县区都在快速开展基于城市信息模型的智慧城市基础平台建设和运营布局。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数字中国、数字江苏建设的决策部署,全面统筹、一体推进数字淮安、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四个建设”,加快推动全域数字化转型,今年十月,淮安市亦已出台了《数字淮安建设方案(2024-2025年)》。
由此,建议清江浦区作为淮安市经济建设发展的桥头堡、排头兵,理应积极争取率先在清江浦区落实智慧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建设试点工作,这将对于清江浦区在招商、交通、市政、环保、安防、商业、规划建设、旅游、工业园区、物流以及街道社区等各行业各产业的高效运行管理带来质的变化,更为清江浦区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带来的经济效益将是不可想象的。
二、智慧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试点建设的现实意义
城市信息模型是以城市为对象建立的三维数字模型和信息集成平台,实现城市全要素数字化和可视化。以建筑信息模型(BIM)、地理信息系统(GIS)、物联网(IOT)等技术为基础,整合城市地上地下、室内室外、历史现状未来多维多尺度空间数据和物联感知数据,构建起三维数字空间的城市信息有机综合体。
CIM平台是数字孪生城市的公共数字底座,CIM的核心价值和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四大方面:1.构筑城市“全周期管理”能力,提高城市韧性;2.构筑空间计算能力,提高城市精准化精细化治理水平;3.构筑未来预知能力,提高城市应对与决策能力;4.为城市产业发展提供数据支持和智能化服务,推动产业创新和转型升级。
三、智慧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试点建设的示范作用
清江浦区争取开展智慧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试点建设,一方面有助于推动淮安市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标准化,引导淮安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发展方向,为提升淮安市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和运营水平提供技术指引;另一方面有助于形成可推广的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示范项目,鼓励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各方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创新,拓展丰富应用场景,推动行业规模化发展。
现答复如下:
非常感谢您对清江浦区数字经济发展以及智慧城市建设的关注和支持。您的建议对提升清江浦区城市治理水平、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与当下城市数字化转型趋势高度契合。
清江浦区一直积极投身智慧城市建设,开展了一系列成果显著的信息化项目。
在农业领域,“清农云”数据中心项目(三期)持续深化拓展,从一期的数据平台搭建与共享通道打通,到二期围绕红椒产业的数字化场景构建,再到三期对特色应用场景大数据分析功能的强化以及主粮和畜禽养殖管理模块的增加,有力推动了农业的数字化升级,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在自然资源管理方面,淮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清江浦分局档案应用系统建设及数据处理项目,实现了档案管理的数字化、规范化和流程化,提升了土地资源管理的效率与科学性,为城市规划和土地合理利用提供了坚实的数据保障。
在社区管理上,淮海街道健康路社区一户一档案智慧云平台定制开发及维护采购项目,为社区精细化管理注入新动力。该平台通过实现二级管理界面呈现、多类信息整合管理以及信息脱敏保护,提升了社区服务的精准度与安全性,增强了居民的社区生活体验。
在教育民生领域,阳光校膳集采平台借助数智化手段,实现校园食材采购全流程的透明化、规范化管理,保障了师生饮食安全与质量。
在交通运输中,淮安黄码港智慧港城云平台数据管理系统项目融合前沿技术,构建完善的服务体系,提升了港口的运营效能,助力区域物流产业蓬勃发展。
在环保工作里,清江浦区餐饮油烟在线监测服务项目,利用在线监测设备实时监控油烟排放,有效改善了城区空气质量,守护居民的生活环境。
不过,目前淮安市大数据中心依托主城区的城市基础底座正在开展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区里可申请接入使用。为避免资源浪费,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清江浦区不再单独建设自己的CIM平台。未来,清江浦区各个领域产生的数据,都将会接入市大数据中心。既能充分借助市大数据中心的技术优势、资源优势,实现数据的集中管理与深度挖掘利用,又能避免重复建设带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浪费。
后续,清江浦区将积极发挥协调联动作用,为设计院与各部门信息化项目建设搭建合作桥梁,高效促进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并配合市大数据中心智慧城市的建设工作,做好区内各信息化项目与市智慧城市的数据对接与协同工作。进一步加强数据治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安全性,为市智慧城市提供高质量的数据支撑。同时,探索如何更好地利用市智慧城市的功能和数据,服务于清江浦区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推动清江浦区智慧城市建设迈向新高度。
感谢您提出的建议,希望您继续支持清江浦区数字经济发展和智慧城市建设工作!
淮安市清江浦区数据局
2025年5月20日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