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清江浦公安分局持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以及区第二次党代会关于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将法治政府建设作为贯穿公安工作的主线,以人民为中心进一步推动上级各项决策部署落实落地,不断提高全局法治化综合管理水平和工作能力,为我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法治保障。
一、总体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夯实法治建设“一号工程”地位。
一是高位部署,确立重点地位。根据《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成立由副区长、分局党委书记、分局局长周杰任组长,分局党委副书记、政委宋卫和牵头负责,其他党委成员具体抓落实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分工负责,明确职责,落实责任。二是狠抓落实,明确责任链条。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扣紧三大“关键环节”,压实四项“主体责任”,压紧三个“领导责任”,建立“343”执法责任体系,将责任目标细化到分管局领导,到各所、队、站、室领导再到具体民警,层层负责。三是细化措施,制定工作方案。完善考评机制,进一步修订完善《清江浦分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实施意见》,制定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计划,按步推进法治建设工作的全面开展。
(二)夯实制度保障,支撑法治建设“全面有序”发展。
一是提升站位,认清工作形势。分局利用民主生活会、专题教育等形式,组织党员民警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依法治国委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认识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重大意义。二是对标对表,规范运行机制。分局按照规范化服务性政府要求,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今年先后出台了《清江浦分局办理涉伤行政案件“十个必须”》《清江浦分局涉案财物管理工作规范》,全面推动案件规范办理、财物规范处置,努力铸造一支政治强、思想好、业务精、作风硬、纪律严、廉洁高效的执法队伍。三是强化培训,提高业务素养。以强化思想教育、提高综合素质为宗旨,按照培训要求落实分级培训,坚持实战引领,创新引入专家培训、实景培训方式,邀请检法专家授课、组织优秀民警交流座谈,常态化开展现场执法抽考,增强民警法治建设意识,从依法治国、建设民主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法治建设的重要意义。
(三)恪守为民之心,提升法治建设“政务服务”质量。
一是明晰责任,健全挂钩制度。建立健全全区公安机关重大项目、重点企业、规上企业、行业协会商会挂钩走访责任制度,创新搭建警企交流微信群,积极邀请本地重点企业、个体商户等市场主体负责人5200余名入群,实现服务对象更广泛,服务内容更丰富,服务水平更提升。二是多措并举,集中“上门”服务。积极开展“解企忧、促公正、提效能、护发展”专项行动、“双走进季季行”活动、“三进三送”专项行动等活动,全局由上自下集中开展“敲门”活动,听企诉求,解企难题,创新化、高效化解决重点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不同时期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赢得商企广泛好评。三是集约办理,提升服务效能。在全区14处公安综合服务窗口均设立企业诉求受理、涉企业务办理专窗,对涉企所需的高频事项,实行“上门办”、“容缺办”、“加急办”系列便企利企服务,因地制宜推行“午间值班”“延时下班”“周末加班”等错时延时服务工作模式,让企业“去一个窗、跑最少路、办多种事”,在政策允许、公安职能范围内最大化助力企业发展。
(四)打造强劲引擎,多措并举护航城区平安稳定
一是屯警街面,增强显性用警。以“城市快反‘铁拳’工程”为牵引,高标准组建猎鹰铁骑队、雄鹰突击队、天鹰无人机战队三支快速反应队伍,提升路面见警率和处突机动性,立体巡控,构建“点线结合、空地协同”的城市巡逻防控快速反应体系,圆满完成各类安保活动349场次。二是亮剑铸盾,整治痛点乱点。实行“夜巡夜控”勤务模式,当好城市“守夜人”,全年全区侵财案件同比下降24%,涉伤涉恶案件同比下降12.8%,报警数下降3.04%,开展“清患”系列清查行动,整治2类治安乱象和23个治安乱点,扫清治安“死角”,营造主城核心区海晏河清的治安环境。三是精准防控,开展系统治访。对标“六个必须”,深化“五力”建设,总结提炼1+6工作机制,牵头建立区信访维稳联动指挥中心,整合全区力量,源头稳控386人次,途中劝返66人次,在京劝返201人次,全年查控率94.8%。年内在京登记仅36人次,登记率5.2%。
(五)紧密协调联动,有效形成法治“共治共建”合力。
一方面完善“两法衔接”。紧扣工作要求,紧紧围绕社会关心、群众关注的涉及民生的突出问题,完善日常联络机制,同检察院、市场监督、食品药品监督、卫计委等部门明确专人建立联络员制度,由专人负责案件的接收、移诉和日常联络工作,积极参与两法衔接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及时通报情况,落实会议要求。另一方面强化执法联动。与行政执法机关和刑事司法机关无缝对接,防止出现空白地带导致案件移送空转。同时认真落实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公职律师制度,加强行政复议工作,加强对重大行政合法性审查,切实推进政务公开。截至目前,分局通过“两法衔接”已经成功交接案件589件,无一起拖办延办,形成了行政执法部门与司法部门之间无缝对接的长效机制。
(六)筑牢溯源治理,多元构建矛盾纠纷解决机制。
一是高标组织领导。落实《清江浦区预防化解矛盾纠纷减少民事诉讼案件增量工作细则》《清江浦区落实民事案件万人起诉率通报督导试点活动实施方案》工作部署,组织警指、督察、治安、法制等警种部门牵头责任落实,健全完善全警大走访、整治大攻坚、风险大防控等工作机制,赋能诉前化解。二是创新末端治理。总结提炼社会治理最小单元治理模式,在全区80个警务室挂牌“社区110警务室”,推进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化基层治理格局,经验做法在“学习强国”“新华网”“人民公安报”等平台得到交流推广。以“基层基础‘磐石’工程”为牵引,承接市公安局“睿石145工程”落地,重构公安社区警务流程,打造闭环式管理模式,推动“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职能归位。三是强化明理释法。法制部门对符合调解条件的案件从严审核审批行政处罚,建立“一把手”风险评估机制,倒逼树牢“谁执法谁普法”的工作理念,加强对矛盾纠纷的化解力度,坚持打防结合,减少“黑金融”、“黑网贷”、“黑中介”、“黑物业”等领域滋生的矛盾纠纷和极端案事件。
二、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与新时期法治政府建设形势对公安工作提出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一是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安定因素依然存在,对突发事件的预警能力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关键少数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意识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执法问题整改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压案不查、该处不处等突出执法问题虽然经过整治有所减少,但是部单位工作浮于表面,问题仍时有发生。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持续深化“129”发展战略规划。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扣“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工作部署,坚持一条工作主线,锚定两个工作目标,深入推进亲民安民“初心”工程、安保维稳“纵横”工程、集成作战“刀锋”工程、城市快反“铁拳”工程、规范执法“淬火”工程、智慧警务“深海”工程、基层基础“磐石”工程、队伍监督“清风”工程、幸福警营“舒心”工程的“九大工程”建设,争创现代警务“样板间”,争当忠诚警队“排头兵”。
(二)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围绕“六稳”“六保”和脱往攻坚工作要求,进一步深化城市快反“铁拳”工程建设,对照职能定位,不断优化中心工作模式,加强巡防力量体系建设。要对照“1、3、5”快反要求,整合猎鹰、天鹰、雄鹰三支专业队伍力量,常态化开展“空地结合、整体协作”的实战训练,进一步提升快反能力与实战水平,确保对各类重大、突发事件实现快速响应、高效处置,全力打响“能打善拼、攻坚克难”的巡防名片,打造巡防工作牵引“龙头”。
(三)加大执法规范化建设力度。按照《关于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的指导意见》,进一步细化工作方案,严密工作流程,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机衔接工作;围绕警情、案件、人员、财物、场所、卷宗六大执法要素,打造出一套全流程、伴随式执法精细化管理体系,建立长效机制,为分局执法规范化工作提质增效。
(四)推动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提质增效。进一步贯彻落实公安部、省厅工作部署,在2024年完成速裁法庭建设工作,协调检法搭建搭建“一站式”简案快办平台,健全完善刑事案件认罪认罚快办、刑拘直诉机制。强化案管中心巡查研判、统计分析,推动派出所案管室实体化运行,稳步构建执法监督管理机制。制定指定监视居住场所运行管理规范,筑牢执法安全,逐步将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打造成“一站式”办案的总基地、监督管理的大中枢、全程保障的大本营。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