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规划背景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江苏省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要求,促进都天庙历史地段的风貌保护与片区更新的协调推进,协调历史地段保护整治与城市文化、居住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结合实际情况和相关上位规划,启动《淮安市都天庙历史地段保护规划》编制工作。现将《淮安市都天庙历史地段保护规划》规划草案向社会予以公示。
二、保护范围
都天庙历史地段保护范围为:南至环城东路,东至东水关桥,西、北两侧至自然街巷,总用地面积约8.25公顷。
三、规划目标
保护淮安清江浦区地方特色的城市肌理及建筑风貌,完善历史地段生活环境,提升历史地段城市功能,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四、空间格局保护
1.保护穿插串接的街巷肌理
街巷格局整体保留了清末民初的原始空间形态,以都天庙街为主轴,街巷走向自然蜿蜒,体现了传统聚落的自发性生长特征。
2.保护水陆交织的空间格局
水系与陆路交通形成互动,北侧紧邻里运河,南部文渠蜿蜒环绕,沿河建筑布局灵活,塑造了“水陆交织”的空间特色。
3.保护传统风貌建筑的建筑风格及空间尺度
部分为青砖灰瓦的明清风格建筑,部分为红砖红板瓦解放后建筑;建筑以院落式和组群式空间布局为主,形成连续的街巷界面。
4.保护宗教、工商业与市井文化交融的空间节点
以都天庙等宗教建筑为核心,形成片区重要节点,历史上兼具宗教、工商业与市井生活的复合功能。
5.织补历史地段东段,延续原有空间肌理及街巷体系
以老地形图等为依据,结合历史街巷尺度及格局,保留历史街巷走向、延续传统布局,强化空间辨识度。
五、环境风貌保护
1.保护历史地段都天庙街和文渠的沿街建筑立面,保持地段空间环境的完整性及淮安清江浦古城特色的片区形象。
2.通过确定主要景观廊道、核心景观节点、次要景观节点和入口景观节点,表达具有都天庙历史地段特征的空间景观和历史文化气息。
六、不可移动文物保护
历史地段内涉及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都天庙、郎静山故居、周信芳故居、文会庵;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大众剧场、清江市无线电元件三厂旧址等,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要求进行保护。
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在保护传统戏剧和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联系,合理加以保护、延续和利用。
八、主要图纸
1区位图
2.建筑文化遗存分布图
3.空间格局保护规划图
九、公示时间及联系方式
如有意见表达,请在公示期内将书面意见邮寄、发送电子邮件或者传真至公示单位(请注明“公示反馈意见”)。
公示时间:2025年8月20日至2025年9月18日。
联系地址:淮安市清江浦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办公室。
联系电话:0517-83961638。
邮编:223002。邮箱:qjpqczk@126.com。
淮安市清江浦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5年8月20日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