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走进清江浦 区志
清河县移治清江浦
时间:2020-03-25 14:38  来源:区志办  作者:   字号:[ ]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郡县制。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因其治所位于淮河南岸(今淮阴区码头镇附近),取“水之南为阴”而命名淮阴,设淮阴县。秦代淮阴县境约相当于今淮安市清河、清浦、楚州区和淮阴区以码头镇为中心的张福河、废黄河附近及以南部分,洪泽县大部分和宝应县部分。东汉永和五年(140),淮阴立城池。西晋太康三年(282),广陵太守陈登将广陵郡移治淮阴。因隶属不断调整,建制变更,加之水患频繁,县治居无定所,遗址亦难考察。历史上行政区划几经变迁,名称也多有变更。

南宋绍兴五年(1135)为淮阴镇,六年(1136)仍置淮阴县。南宋绍兴十一年( 1141),宋金和约以淮水中流为界,废县为镇。南宋咸淳九年(1273),宋淮东制置使李庭芝筑清河城于大清河口,以置清河军,始治清河县。元泰定中(1324—1328)河决县城。县尹耶律不花遂请迁县治于河南岸甘罗城。(甘罗城位于淮阴区码头镇东北。《清河县志》载:“甘罗城周长427丈,在淮阴故城北秦甘罗筑。”元泰定年间黄河夺淮而毁,遗址占3万平方米,地势高耸,文化层厚约2米,时有秦代陶器出土。甘罗官至上卿,是一个少年得志的经典传奇人物,在民间有着广泛的知名度。)天历元年(1328),县尹达鲁花台麻将县治再迁小清口之西北。至正十五年(1355),筑土城三面,周长六里,即今码头镇旧县村。城临黄河(大、小清河),地僻水恶,交通不便。明人胡俨《清道口驿》诗云:“夜渡清口驿,寥寥犬吠声。人家散墟落,舟楫倚汀洲。”清人刘汉黎《清河县署》诗云:“小邑遥通海,编民仅百家。四邻多斥卤,一境半若沙。署阁闻飞浪,公庭见远槎。泽鸿犹未集,极目远天遮。”清人施闫章《清河客舍》笔下的清河县就更加荒凉:“疏烟寒照一荒村,小邑无城野色昏。久废驿庭稀马迹,新营官舍总蓬门。地连河岸渔家少,草满田园井税存。谁信江南此风景,舟车络绎不堪论。”诸诗中可见清河县虽经历代县令惨淡经营,也难逃废圮之灾。清河旧县地处偏僻,县城如同荒野渔村,民生凋零,日益败落。清河县治需迁往经济发达相对安全之地,这是清河县移治清江浦重要原因。

乾隆二十七年(1762),江苏巡抚陈宏谋疏请移治山阳之清江浦,而割山阳近浦十余乡并入清河,是为新县治。理由有三:其一,旧县地处黄河北岸,以黄堤为障,黄河主流北移,土城越筑越高,“官署仓库从上视若阱”,县署则是井底之蛙;其二,交通不便。官方信息往来,主要靠县间驿马传递,旧县三面环水,远离进京干道。山阳县到“清河驿马向设城中,绕城隔远”。移治清江浦可以达到“清河无绕道拨马之苦,山阳无远隔往返之烦”;其三,清江浦已是“官商云集,五方杂处”的繁华商业、政治、经济中心,朝廷派出的河、漕总督在清江浦设有行辕,但没有地方治安的管理权限。移县治于清江浦“有知县足以镇伏弹压”,即清河县治需迁往经济发达之地,而经济发达的清江浦也亟需政治中心的到来,有利于清江浦治安稳定和经济发展。清廷批准了陈宏谋的呈请,清河县移治清江浦。原属山阳县的清江浦遂成为清河县,而山阳县靠近清江浦的十多个乡也被一起割入清河县。至此,吞并了原淮阴近一半故地的清河县代替了淮阴县的地位。清河县治迁到经济繁华交通便利、水旱无虞的清江浦,而清江浦高速发展的经济也亟需政治中心作为后盾。史载:“清江浦为南北孔道,当乾隆、嘉庆时,河工极盛。距二十里即湖嘴(河下镇),乃淮北盐商云集之地。再五里为淮城(今楚州区) ,乃漕船必经之处。故河、漕、盐三途并集一隅,人士流寓之多,宾客宴燕之乐,除广东、汉口之外盛景象,虽吴门(苏州)亦不逮矣!”清河县移治清江浦后,清江浦得到了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