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下午,中国•淮安第五届淮河华商大会清江浦区半导体产业链对接会举行,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岳岭致辞,区委书记、区长赵洪涛主持活动并作区情推介,区领导高进锋、施金虎、贾孝武、王磊,部分已投产企业、在建项目、在谈项目负责人及特邀嘉宾出席活动。
岳岭在致辞时表示,淮安作为江苏的重要组成,发展势头足、政治生态好、营商环境优。当前的淮安正围绕争当江苏“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生力军的目标定位,坚定实干实效、深化改革创新,奋力开创高质量跨越发展新前景。清江浦区作为淮安的中心城区,承担着全市经济发展、商业商务、文化交流、历史传承等诸多方面的核心功能,是展示淮安现代化城市发展水平的核心区和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近年来,清江浦区坚持把新一代信息技术作为主导产业来培育,创新打造半导体产业承接平台,积极引进澳洋顺昌、国创半导体、东煦电子、全芯微半导体、铭方半导体、中盈科技等一大批明星企业,初步形成了全链条的半导体产业发展生态。希望清江浦区以此次对接会为契机,加强与广大企业家朋友的密切沟通,共同抢抓用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黄金期”,更好助力全市千亿级产业集群打造。同时也诚挚邀请各位企业家朋友,经常到淮安走一走、看一看,深入了解淮安发展的好态势、好环境、好机会,在淮安放心投资、积极追加投资、介绍更多朋友投资,一道开创信心满“淮”、成就满“淮”的美好未来!
赵洪涛代表清江浦区委区政府向各位领导、来宾和企业家朋友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向大家长期以来对清江浦发展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并介绍了清江浦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独特的区位交通优势、优质的公共服务配套、亲商的良好发展环境。
赵洪涛表示,希望大家以今天的对接交流为基础,与清江浦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产业项目、投资环境、服务政策等方面,与相关区直部门开展“一对一”的精准对接、“点对点”的细致沟通,全面深入地了解清江浦,尽快找到项目合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在实现互利共赢中结出丰硕的合作成果,为淮安加快打造千亿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贡献力量;同时也期待大家发挥联系广泛、人脉丰厚的优势,倾情为清江浦“代言”,帮助宣传清江浦、推介清江浦,吸引更多上下游企业、企业家朋友来清江浦投资兴业,我们将竭力做好服务工作,为各位企业家提供全天候、全方位、一家人式的“101%”服务,共同开创高质量发展的崭新局面、谱写更多合作共赢的发展佳话。
淮安澳洋顺昌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帅福志、上海东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晶骥等已投产项目代表在发言中表示,清江浦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是企业投资兴业的一片沃土;特别是近年来不断强化项目“五新”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一以贯之践行“101%”服务,推行“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深化“五证联发”“拿地即开工”“并联审、容缺办”等审批服务模式,助力企业迅速实现开工、竣工和投产;同时刚性兑现产业扶持政策,切切实实用真金白银支持企业加快发展,进一步坚定了企业投资清江浦的信心;希望与各位携手同行,不断深化技术创新,持续加强产业协作,共同推动清江浦区半导体产业迈向更高台阶,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先导集团半导体事业部总经理张国良、大连中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勇、江苏全芯微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联勋等在建项目代表在发言中表示,清江浦区文化底蕴深厚,产业政策及营商环境优良,各级干部工作务实高效,营造了“招商、亲商、重商、爱商、安商、富商”的一流营商环境;自项目落地以来,清江浦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做的要比说的好、服务要比需求早”理念,在项目建设、手续审批过程中感受到了“保姆式”的帮办服务。同时还将向朋友圈和上下游产业链的客商积极推介淮安市和清江浦区,邀请其他上下游企业来清江浦投资落户,携手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半导体产业集群。
会上,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杨华介绍了中科院半导体所和宽禁带半导体研发中心的部分技术成果,东吴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投资总监朱雪初分享了目前我国半导体产业与半导体投资行业的现状。
会后,与会嘉宾对澳洋顺昌、天鹏锂能、东煦电子等重点企业进行了实地考察。
据了解,清江浦经济开发区是清江浦区工业经济的主阵地,已初步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医药及大健康、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三新一高”产业集群,目前正在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依托独特的资源禀赋,加速完善半导体产业链,涵盖芯片设计、半导体材料、核心零部件生产、封装测试等多个门类的一批半导体产业链优质企业相继落户,全链条发展生态逐步完善。此外,清江浦区及周边产业资源与半导体产业已经形成“上下游联动、产品线贯通”的紧密合作模式,不仅实现原料就近供应、物流成本优化,更能依托本地产业集群优势,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深入拓展应用市场,高度绑定上下游,形成更具竞争力的半导体产业链体系。
近年来,清江浦区出台了《清江浦区产业发展扶持激励办法》《建设高品质现代化中心城区人才高地若干措施》等政策,并实行刚性兑现。坚持“做的要比说的好、服务要比需求早”理念,工业用地、用水及用工成本保持全省低位;推行“拿地即开工”等“四即”审批模式,“五证联发”已成项目标配;营商环境稳居江苏省主城区前十、淮安市首位,“101%”服务品牌持续擦亮,为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