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淮安市清江浦区盐河街道党工委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实施“三聚焦 三提升”行动,聚焦党建引领“三个关键”,提升乡村振兴“三大质效”,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精力聚焦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来。
聚焦组织建设,提升队伍活力
在精结构、强队伍、固党魂上加强党组织建设,不断激发农村工作队伍活力。优化年龄结构。调整村“两委”人员年龄结构,确保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和45周岁以下人员占比都超过50%;成立乡村振兴青年人才党支部,定期开展调研及实践活动。注入新鲜血液。优先发展辖区内优秀企业人员和年轻机关干部进入党组织,引导他们在项目招引和帮办上发力作为;向王元村择优选派1名研究生担任党总支副书记、2名30周岁以下本科生在“两委”中任职。理论指导实践。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每月开展集体“政治生日会”活动,将乡村振兴纳入相关党支部学习内容,以理论指导实践,重点开展环境提升、执法护航、矛盾化解以及经济攻坚四大行动,集中完成村民需求清单20余项。
聚焦富民强村,提升发展动力
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助力富民强村,推动经济持续发展。围绕项目招商促发展。成立经济工作党员专班,全年共签约项目4个,其中3个当年竣工投产;每月要求街道领导班子带队走访企业,帮助解决困难,协调争取宏进公司成功承办淮安市2023年特色农产品展销会,吸引数万居民前来采购,助推企业和地方发展。提供农技保障促富民。积极组织致富带头人、种养殖大户、返乡创业人员等参加各级农业科技、农村经济、乡村振兴等方面培训,着力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经营、能致富”的乡土人士。增强集体经济促强村。推进连片蔬菜大棚基地集约经营,发展数字农场和休闲农业;帮助各村盘活集体门面房,指导发展家门口加工产业。吴圩村组织辖区近40名居民参与代加工,从业人员月增收2000元以上。
聚焦阵地赋能,提升治理合力
依托基层党建阵地平台,开展党建共建联建,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建设和谐、文明、美丽乡村。赋能和谐乡村。以网格管理为基础,把街道、社区党员干部下沉到44个微网格,在网格上推动打造“睦邻驿站”,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共享”的基层治理载体。吴圩村打造党群服务中心,其设施齐备、规划合理,总面积超3000平方米,以“党建领航,百姓协商”为宗旨,实施“1会3平台6步走”为核心的“136议事协商工作法”,一年来开展协商180余次、涉及超1200人次,调处矛盾纠纷和解决实际问题210余件。赋能文明乡村。“24小时书吧”“村级电影院”等阵地满足了农民群众学习农业知识、丰富文化生活、储备精神食粮的需求,奠定了“学习型乡村”建设基础。全年开展“书香暖盐河 ‘悦’读迎春风”、“雷锋月”志愿服务、禁毒知识宣讲、安全知识讲座等活动40余场、“点单式”志愿服务20余次,为街道事实孤儿赠书200余册。赋能美丽乡村。建设网络上报平台,为群众反映居住环境问题打通渠道,全年开展各类排查80余批次,接到居民群众反映问题线索20余条,目前问题全部整治到位,推动裸土种草覆盖面积约20万平方米,清理疏浚河道10条,驳岸整治1000平方米,铺设污水管网3000米。一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美丽乡村生态画卷正徐徐展开。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