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浦“三个实”导向建设新型公共法律服务中心
时间:2023-12-29 14:14  来源:司法局  作者:   字号:[ ]

淮安市清江浦区新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是在原有中心基础上,与区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信访接待中心全面整合,整体提升改造而成,是融合跨部门服务的新型公共法律服务平台。

一是突出实战建设导向,聚合多方资源力量。领导高度重视。经区司法局专题汇报,区委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中心建设,明确提出“便捷、实用、高效”要求。区政府专门安排资金、协调场地用于中心建设,从急从快落实各项建设保障措施。区委分管领导主持召开多轮中心建设专题会,审定设计方案,协调推进人员进驻、服务集成等重点事项。理念高度务实。中心在谋划设计之初,就确立“务实”的核心理念。在建设过程中,主要以服务用房做空间布局,进驻法律援助、矛盾调解、法律咨询等群众需求量大的业务形态,派驻各相关单位精通业务的骨干力量,力争让群众来到中心需求可满足、矛盾可化解。力量高度整合。中心建设由区委政法委统筹负责,明确司法行政、信访等部门具体责任,法院、住建、人社等部门全程参与。本着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原则,通过广泛的横向力量整合,将中心打造成以公共法律服务为核心,延伸提供诉讼服务、信访服务、部门服务的“一站式”司法行政高能级服务平台。

二是突出实用服务定位,嵌入多样功能板块。打造一个综合服务平台。在建设中心过程中,打破部门界限、突破本位思维,群众需要什么部门、什么类型法律服务,就引进什么部门、什么类型法律服务,目前中心汇聚全区23个部门服务力量,实现群众法律服务需求“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真正让中心成为“群众最多跑一地、法律服务零距离”的综合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打造四个功能中心。中心下设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法律援助中心、法律服务中心、社区矫正中心等四个核心功能中心,其中矛盾纠纷调处功能区由10名“帮多多”金牌调解员整体入驻参与矛盾调解化解,法律援助功能区、法律服务功能区主要负责为群众提供法律援助、法律咨询、公证和仲裁指引等法律服务,社区矫正功能区集“监督管理、教育帮扶、为民服务”多功能于一体。打造十个功能板块。对四个功能中心根据业务类型又进行细分,一方面为群众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服务指引,另一方面也便于不断加强各项服务的专业化、精细化建设。“十个功能板块”分别是法律援助、普法和法律咨询、行政复议、纠纷调处、刑事执行、安置帮教、涉企法律服务、立法民意征集、速裁和劳动仲裁、涉法涉诉信访。

三是突出实效工作目标,建立多重运转机制。实现运行“三统一”。包括统一管理制度,按照功能相适、方便群众、职权相配原则,对中心的窗口接待、职能行使、人员管理实施统一管理;统一服务规范,采取前台统一接收、合理有序分流、明确办结时间等方式方法,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法律服务;统一标识形象,对各功能中心对外标牌进行规范化制作,对各功能室标牌标识、上墙内容进行统一设计,下一步计划在相关功能区布置法治文化作品,营造浓厚法治文化氛围。实施人员“三值守”。包括常驻值守,区司法局、区公安分局、区检察院、区法院、区信访局等9家常驻单位安排专人日常值守;轮驻值守,区教体局、区民政局、区卫健委等13家轮驻单位安排专人轮流值守;随驻值守,根据来访诉求需要,抽调相关单位工作人员进驻中心,因案因人组班,提供人性化、个性化法律服务。放大中心“三优势”。包括整体优势,中心彻底改变以往司法行政部门单打独斗提供法律服务的困局,通过强化中心的矛盾纠纷化解功能,进一步融入全区社会治理大局,争取到区委区政府关注支持,争取到兄弟部门法律服务力量的融合汇合;联动优势,中心通过对各部门人员、业务的物理整合,重构公共法律服务的生态格局,让以往分散的法援、诉讼、信访等服务,变为楼上下、门对门、面对面的一体化服务;让以往独立在各单位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诉前调解等调解服务,转变为在中心的无缝衔接、互相补台的大调解服务;让以往因物理隔离而需要对接的访调、诉调、公调、检调等不再需要对接,而是变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式服务。便捷优势,中心通过对各项法律服务的物理整合和生态化反,一方面避免来访群众来回跑腿,让群众只进一个门,一揽子解决所有待办事项,跑出为民服务的“加速度”;另一方面也极大提高全区公共法律服务效率,各部门之间办事流转效率更高了,司法行政办公区和公共法律服务区集中在一栋楼,也真正实现了司法行政部门“前店后坊”的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