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清江浦区司法局创新打造“爱骑之家·调援驿站”服务平台,通过阵地前移、资源下沉、精准供给,为外卖骑手等新业态领域劳动者提供优质法律服务。
一是构建线上线下“三层”服务体系。建立全域覆盖的线下阵地,深入排查新业态劳动者聚集分布情况、矛盾高发地域,在全区主要商圈、大型社区、物流园区等场所,因地制宜建立“淮海商圈调援驿站”“长西社区调援驿站”等11个“爱骑之家·调援驿站”,为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等群体提供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等高频法律服务。建立横向联动的组织网络,区司法局作为“爱骑之家·调援驿站”的具体落实单位,内部整合了人民调解、法律援助、普法宣传等服务资源,外部打通了人社、法院工作衔接,还同总工会、社工部等部门加强沟通协作、资源共享,形成多层级、多维度的组织网络,为“驿站”工作提供组织保障。建立云端互联的线上平台,11个驿站均建立“爱骑之家·调援驿站”骑手微信群,覆盖在线骑手约800余人,提供在线咨询、矛盾申请、法律援助等多项功能,定期宣传“什么是人民调解”“驿站服务卡”“驿站点位分布网络图”等服务内容和法律法规常识,方便骑手“想得到、用得着”,累计解答各类线上法律咨询200余件次。
二是提供全方位“三新”服务内容。润“新”普法,定制每月27日“爱骑日”主题普法活动,集中宣传交通安全、劳动权益、职业转型等骑手关切问题;与骑手站长、小组长及活跃骑手建立重点对接,发展其成为“法律明白人”志愿者,开展内部日常普法;利用骑手微信群、驿站互动屏幕等定期推送普法知识、维权案例,打造“碎片化学法”场景。安“新”维权,组织法律顾问轮班进驻11个“驿站”,提供“骑手咨询—律师答疑—跟踪解决”全流程法律咨询服务;开展法律援助资质预审,对可以介入法律援助的矛盾纠纷和法律咨询,直报区法援中心,及时指派相关领域经验丰富的律师跟踪提供维权服务。暖“新”帮扶,协调工会部门为驿站配备微波炉、饮水机、快充插座等设备,方便骑手随时取用;协调人社部门为骑手落实学历补贴政策,搭建学历提升与职业发展绿色通道;联合心理咨询工作室为骑手提供心理疏导服务,疏导矛盾对抗情绪、缓解职业压力。截至目前,11个驿站累计开展法治专题讲座36场,发放宣传手册和服务卡片2300余份,各类优惠政策实实在在惠及骑手300余人,为10余名骑手提供心理辅导服务。
三是整合政社企“三方”服务力量。政府主导,区司法局联合属地街道,细化11个“爱骑之家·调援驿站”矛盾纠纷受理、分级调处及法律援助衔接等流程,分别明确专人负责相互对接服务组织工作,联动开展新业态劳动者法律服务需求的主动排查、信息上报、前端处置等工作,特别是对矛盾纠纷“快受理、快调解、快办结”,确保简易纠纷24小时内响应、72小时内解决。社会参与,联合区人民调解协会、区律调江淮调解服务中心、普法联谊社等社会组织,组织123名人民调解员、普法志愿者等社会力量结对11个驿站,常态化参与对新业态劳动者的法律服务,累计参与调解矛盾纠纷32件、举办各类法律咨询活动12场、覆盖新业态劳动者1200余人次。企业共治,组织律师进入外卖平台、快递物流等新业态企业开展公益法律辅导,与近百名企业管理人员现场面对面交流,重点对企业劳动用工、安全生产、内部管理等与劳动者密切相关的领域进行法治体检,从源头上推动企业自觉维护新业态劳动者合法权益,累计帮助35家企业修订劳动用工合同24份、健全内部管理制度16个、排除劳动用工法律风险点54个。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