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浦念好“学严实”三字诀党建引领司法行政业务融合跃升
时间:2025-08-13 18:19  来源:司法局  作者:李霜霜   字号:[ ]

淮安市清江浦区司法局深刻把握“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的职责定位,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创新念好“学、严、实”三字诀,着力破解党建业务“两张皮”难题,推动党的建设与司法行政核心业务同频共振、深度融合,为区域法治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红色动能”。

“学”字筑基,铸魂赋能,锻造政治业务“双过硬”队伍。聚焦核心内容,强化理论武装。关于政法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刚性纳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年度计划、政治轮训核心课程、支部“三会一课”必学内容,确保学习全覆盖、无死角。今年以来,中心组专题学习相关议题8次,政治轮训覆盖率达100%。创新学习载体,促进学用转化。打造“线上+线下”融合学习矩阵。线上,依托“共产党员网”“学习强国”平台及自主搭建的“清司党建云课堂”,精准推送党建理论、政策法规、业务知识“微课”80余期,有效利用碎片化时间充电赋能。线下,深化“主题党日+”模式,将理论学习与社区矫正案例研判会、行政复议听证模拟庭、普法宣传策划会等业务场景深度结合,举办“党员‘清’讲”12期、党建业务知识竞赛3场,引导党员干部在思想碰撞和实战演练中深化理解、提升本领。健全督学机制,确保常态长效。建立“学-考-评-督”闭环机制。严格学习考勤登记、学习成果季度测评、定期通报学习情况,将学习实效纳入党员民主评议、干部平时考核和年度评优重要依据。落实领导干部带头讲党课、带头研讨发言制度,形成“头雁领学、全员跟学”的浓厚氛围,确保党的创新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贯穿法治实践全过程。

“严”字固本,正风肃纪,构筑清廉担当“硬堡垒”。压实“双责联动”,拧紧责任链条。构建“党组书记牵头抓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支部书记具体落实”的党建与作风建设责任体系。制定并严格执行《党建与业务融合责任清单》《作风建设责任制实施细则》,实现压力层层传导、责任环环相扣。深化廉政教育,筑牢思想防线。以“清廉司法”机关建设为抓手,常态化开展纪律教育、警示教育。紧盯元旦春节、五一端午等关键节点,发送节日廉政提醒8次。坚持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通报违纪违法典型案例5场次。分层分类开展廉政提醒谈话累计67人次。精准排查风险,扎紧制度笼子。聚焦社区矫正执法、法律援助审批、行政复议审理、财务管理等关键岗位和权力运行节点,组织全员开展岗位廉政风险“大排查、大起底”,精准识别廉政风险点23个。针对排查出的风险,量身定制《清江浦区司法局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手册》,明确风险等级、防控措施和责任人,实现风险防控精准化、可视化、制度化。

“实”字增效,践行宗旨,架设法治惠民“连心桥”。清单化管理,压实融合责任。年初制定并公示《“党建+业务”深度融合年度项目清单》,将法治宣传、人民调解、社区矫正、法律援助等核心业务指标量化分解到支部、明确到党员。要求党员带头年均参与普法活动不少于5场次,党员律师带头承办法律援助案件年均不少于3件。通过清单明责、公开承诺,激励党员在业务攻坚中打头阵、挑重担。精准化服务,护航企业发展。创新实施“企业吹哨·党员报到”服务机制。组建党员法律服务先锋队,深入1000多家民营企业开展“法治体检”,特别是为156家初创型民营企业提供为期6个月以上的“法律托管”免费服务。聚焦企业急难愁盼,在合同审查、劳动用工、知识产权等领域提供专业法律意见86条,成功协助化解涉企纠纷33起,有效防范法律风险,助力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品牌化引领,贴近群众需求。擦亮“法治夜市”等特色普法品牌。联合法院、检察院、公安及街道社区党组织,在人流密集区域常态化开展“法治夜市”活动9场次,累计发放宣传资料4000余份,解答法律咨询500余人次,覆盖群众近万人次。将法律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实现普法宣传“零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