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部门动态
清江浦:人居环境改善加速城乡一体化
时间:2025-03-20 17:02  来源:新闻宣传中心  作者:   字号:[ ]

干净整洁的道路,清澈见底的沟渠,错落有致的菜园……近日,走进武墩街道王庄村后吴组,一幅清新秀丽的和美乡村映入眼帘。近年来,随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纵深推进,我区的农村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原本“特别散”“特别乱”的乡村正向着“特别好”提升转变。

“以前村子里的厕所都在外面,夏天苍蝇蚊子到处飞,上个厕所都遭罪。”王庄村村民蒋洪河回忆起过去的厕所连连摇头。“现在可不一样咯,政府给我们改造了厕所,又干净又卫生,和住在城里没什么不一样,城里的亲戚来家里都愿意多待一阵子了。”蒋洪河家的卫生间,地面铺上了光洁的瓷砖,墙面也贴上了防潮的墙砖,洗手池、热水器、马桶等一应俱全。

农村干不干净,厕所是一个重要考量点。近年来,我区把厕所革命当作改善群众生活质量、提升人居环境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注重因地制宜、科学引导,力求应改尽改、愿改尽改,着力解决农村厕所“脏、乱、差”问题。“这几年村民们看到左邻右舍户厕改造不但免费,而且效果非常好,纷纷从‘要我改厕’转变为‘我要改厕’。”区农水局人居办负责人张道锐说。

改厕之后,村民还在旧厕拆除地块种菜、栽树,自发净化、美化庭院,同时实现了粪污变废为宝、就近消纳。“‘十四五’期间,我区共完成改厕6773座,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覆盖率超过98%,已超额完成省定‘十四五’改厕目标任务。” 张道锐表示,今年,将在完成308座改造基础上,按照愿改尽改原则,实现全区问题户厕动态清零,切实改善农村群众的居住品质。

垃圾中转站的建设,是我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另一项重要工作。为了破解“垃圾围村”的难题,我区合理规划垃圾中转站的布局,根据各个镇街的人口分布、垃圾产生量等因素,在全区范围内建设了多个垃圾中转站,实现了垃圾全收集全处理的全覆盖。

沿着宽广整洁的疏港大道前行,一座崭新的垃圾中转站与周边的田园风光融为一体。走进黄码镇周陈垃圾中转站,站内设施一应俱全,两台处理设备已经安装调试到位,正常运营后,可实现日处理农村生活垃圾超20吨。黄码镇经济发展和建设办公室副主任万家宝介绍:“随着黄码港产业园建设不断推进,新增的务工人员不断增加,经测算,后期生活垃圾产生量相较于以前会有较大增长,垃圾中转站的建设将保障整个黄码片区生活垃圾的日产日清。”

为了保障垃圾中转站的正常运行,我区建立了完善的垃圾收运体系。每个村庄都配备了垃圾桶和垃圾收集车,保洁人员定时上门收集垃圾,然后运往垃圾中转站;垃圾中转站再将压缩后的垃圾转运至垃圾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完整的垃圾收集、运输、处理闭环,使得村庄环境更加整洁美观。

与此同时,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河道整治、村容村貌提升、美丽庭院建设……一系列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正在有序推进,随着“一地三用”模式实践持续深化,城乡融合的美丽画卷正加速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