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防范化解“厂中厂”安全风险隐患,今年以来,清江浦区应急管理局聚焦责任落实、分级管控、排查整改等关键环节,通过多维举措深化“厂中厂”风险分级治理工作,切实保障全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聚合力,织密安全责任网。为切实解决“厂中厂”安全监管责任不清晰、各部门协同不畅等问题,清江浦区应急管理局主动作为,组织召开深化“厂中厂”安全治理工作部署会。邀请消防、城管、住建以及相关镇街和经开区的分管负责人、具体责任人参加。推动各地各部门结合自身职责建言献策,制定科学治理方案,明确职责分工、打通部门壁垒,将监管职责落实到“最后一米”。
同时,该局编制并发放《工贸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指导手册》《中小型工业企业暨重点领域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整治提升工作指导手册》,指导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全员岗位责任“两项清单”,建立健全企业内部风险隐患排查、整改、销号闭环机制,构建起“纵向指导、横向联动”的安全监管网络。
细摸排,构建风险等级谱。在去年重点“厂中厂”排查工作的基础上,清江浦区应急管理局今年再次对全区“厂中厂”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摸排。此次摸排工作深入企业生产一线,详细了解企业的生产工艺、物料特性等情况,并对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全面评估。
根据摸排结果,结合生产工艺的危险程度、物料的易燃易爆性以及可能存在的主要风险等因素,进一步形成了分级治理底数清单。其中,一级“厂中厂”主要涉及金属冶炼、粉尘涉爆、化纤等具有爆炸属性的行业,有出租方3个、承租方6个;二级“厂中厂”包括危化品使用、劳动密集型等火灾风险较高的企业,有出租方4个、承租方12个;其他风险相对较低的则列为三级“厂中厂”,有出租方11个、承租方20个。这一分级清单为后续精准治理提供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出实招,筑牢隐患防护墙。清江浦区应急管理局在核清、核准重点“厂中厂”分类分级底数后,对省市制定的检查标准进行了梳理细化,结合本区实际情况,制定了《2025 年重点“厂中厂”安全检查重点事项》。
会同相关镇街(园区),组织专业人员对照检查重点事项,对“厂中厂”进行逐条过堂检查。深入车间、仓库等重点区域,逐条排查形成问题清单。督促企业明确整改责任人及整改期限,逐条进行整改,确保“排查无死角、整改无遗漏”。针对重点“厂中厂”整治中急需整改、难度较大且整改棘手的问题,前期由相关镇街(园区)进行深入摸排并及时提交属地党委政府研究决策,形成整治计划和攻坚清单,按序时推进攻坚。
截至目前,全区累计检查“厂中厂”出租方132家次,发现并整改问题隐患442条,打通“生命通道”129处,拆除违建9处,还有2家出租方提前完成了全年整治计划,有效防范了群死群伤事故的发生。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