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浦区:“四个零”推动社会面小场所系统应用提质增效
时间:2024-11-18 15:44  来源:区应急局  作者:钟莉   字号:[ ]

 为严防沿街小场所的“小隐患”酿成“大事故”,切实发挥网格“前哨”作用,清江浦区按照网格化管理模式,全面应用江苏省社会面小场所安全治理系统,构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纵深推动社会面小场所系统应用提质增效。

“零遗漏”把好摸排底数关。4月起,清江浦区以社会面沿街的“九小场所”、多业态混合经营场所、人员密集场所为主开展工作,按网格划分“扫楼扫街”摸排采集信息,再扩展到后街背巷、群租旁和边远村居,确保应录尽录。目前已录入系统14350余家,建立“一场所一档案”,各街道每季度积极组织网格对辖区社会面小场所进行摸排登记,安全巡查、更新信息,准确掌握小场所经营规模、地理位置、消防设施是否充足等情况,细致研判安全风险。

“零死角”把好压实责任关。通过印发《社会面小场所行业主管部门责任划分清单》《社会面小场所专项监管部门责任划分清单》,清江浦区将责任体系建设作为推动社会面小场所安全治理的有力抓手,明确餐饮、旅馆、商超、社会服务场所、维修场所等12类小场所的行业主管部门和专项监管部门,着力构建社会面小场所安全风险隐患“一张图”,区级应急指挥调度体系与镇街视频终端实现“两方联动”,确保监管“零死角”。

“零容忍”把好隐患整改关。针对社会面小场所数量多、‌分布广、‌安全隐患突出的特点,各街道定期组织安全巡查员‌重点检查辖区沿街商铺、‌小商店、‌小餐饮等场所‌对排查中发现的隐患,‌逐一录入系统,‌建立系统隐患台账,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实行“零容忍”。能立即整改的隐患,‌要求场所负责人现场整改到位;‌不能立即整改的隐患,‌明确整改期限和责任人,‌并跟踪督促整改到位。截至11月,全区安全巡查发现隐患2147条,已整改2093条,整改率97.5%。

“零距离”把好安全宣教关。结合实际开展“一对一”、“零距离”宣传指导,督促各类小场所每日认真落实“五看”要求,让经营业主明白“标准是什么、隐患在哪里、应该怎么做”。8月,清江浦区安委办组织全区消防指导员、安全巡查员共计450余人参加社会面小场所安全巡查培训会,重点围绕消防、燃气、零星工程、自建房、特种设备、烟花爆竹等安全巡查进行全覆盖式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