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强对流,清江浦防灾靠前守护城市安全
时间:2025-08-27 15:24  来源:区安委办  作者:   字号:[ ]

 image.png

 近两天,强对流天气频频强势来袭,给清江浦区带来了严峻考验。暴雨倾盆、雷电交加,还伴有8 - 10级雷暴大风,城市仿佛被按下了“风雨加速键”,而清江浦区凭借一系列举措,有条不紊地应对这场挑战。

 预警系统率先拉响警报。8月25日23时38分,淮安市气象台发布强对流黄色预警信号,26日13时29分又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14时21分更是升级为暴雨橙色预警信号。8月27日下午13时12分两次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息。区应急指挥中心、应急管理服务中心通过官方网站、社交媒体、短信等多渠道迅速转发消息,力求让每一位市民都能提前知晓。社区网格员利用网格群实时推送天气动态,附上“哪些路段易积水、哪些区域需警惕”的详细说明,精准到街道、小区。公交车广播循环播放预警信息,提醒乘客留意出行安全。

image.png

 应对措施准备工作充分。在汛期来临前,施工人员就运用先进的管道潜望设备,对城区300公里排水干管进行全面排查,清掏约9000座窨井和雨水井,确保排水管网畅通无阻。清隆桥泵站等16座集水位监控、水质监测、汛期排涝等功能为一体的泵站严阵以待。一旦前池水位超过7.5米,泵机迅速启动,将积水排入里运河,守护城区不被水淹。老旧小区也在改造中融入“海绵城市”理念,铺设透水砖、打造绿色屋顶、建设雨水花园,增强小区自身的“吸水”能力。

image.png 

 全民参与发挥关键作用。社区组织志愿者队伍冒雨巡查老旧房屋、低洼地段,帮助居民转移物资、排除隐患。物业工作人员坚守岗位,在小区地下车库入口堆放沙袋,检查排水泵运行情况,确保居民车辆安全。企业合理安排员工工作时间,提醒员工注意上下班途中的安全。

image.png 

 未雨绸缪提供有力支撑。城区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注重保护和恢复自然水系,不再随意填埋河沟,而是对古淮河、里运河的支流进行清淤疏浚,让水流更加顺畅。同时,在低洼湿地打造生态缓冲带,增强城市对雨水的调蓄能力。

 虽然此次强对流天气来势汹汹,但在预警、应急、全民参与和长远规划的共同作用下,清江浦区有信心、有能力将损失和影响降到了最低。这次经历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应对极端天气,不仅要靠硬件设施的提升,更要依靠全社会的协同合作和科学规划。只有尊重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共处,才能在风雨中为城市筑牢安全防线,让清江浦区在未来的发展中更加从容地应对各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