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20812MB0500961C/2024-00014 | 发布机构 | 清河街道办事处 | 公开日期 | 2024-04-15 |
文 号 | 河办发〔2024〕12号 | 主 题 | 体 裁 | ||
文 号 | 河办发〔2024〕12号 | 主 题 | 时效说明 |
各社区(村、场),机关各部门: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精神,根据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淮安市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2024-2026年)实施方案要求,经街道领导同意,街道组织开展全区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现将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淮安市清江浦区清河街道办事处
2024年4月15日
清河街道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
(2024-2026年)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系列重要指示和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根据淮安市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2024-2026年)实施方案,结合我街道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明确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
一、目标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落细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十五条硬措施以及国务院安委会和省、市安委会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坚持小切口、抓关键,聚力实施我区治本攻坚“九大行动”,突出重点、补齐短板,标本兼治、提质增效,切实提高风险隐患排查整改质量、提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强烈意愿和能力水平,不断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加快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防范遏制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为全区高质量跨越发展提供有力安全保障。
二、2024—2026年“九大行动”
(一)重大安全风险源头管控行动。因地制宜完善各类发展规划安全风险评估会商机制,有效衔接国土空间规划和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等。街道相关部门根据职责,牵头制定重点区域安全生产禁止和限制类产业目录,严格安全准入,鼓励优先布局本质安全水平高、上下游产品互供的产业和项目。完善多部门联合审查制度,推动项目“优生优育”。开展园区外化工企业专项治理行动,摸清安全管理现状,制定实施“一企一策”整治方案,持续推进老旧装置更新改造,淘汰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企业。加大辖区企业、园区综合治理及租赁场所整治力度,重拳出击,精准施策,坚决杜绝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存储危险化学品行为。完成粉尘涉爆、劳动密集、有限空间企业“一企一策”安全生产深度治理,开展实施企业集中区、“厂中厂”整治,加快推动“厂中厂”中“小、散、乱、污”等低质低效企业兼并重组或淘汰退出,通过盘活腾退、建设高标准厂房等基础设施改造,引入高质量项目,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二)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行动。总结固化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有效做法,健全重大事故隐患生产经营单位自查自改、行业监管部门监督检查、属地督促落实的全链条重大事故隐患排查的责任体系。街道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对于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的督办制度、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审核把关销号机制,提高治理重大事故隐患的能力。健全重大事故隐患数据库,实现企业自查上报、督导检查发现、群众举报查实等渠道重大事故隐患全量汇总,推动重大事故隐患信息共享集中,建立清单管理、动态更新、照单销号的闭环整改机制。2024年底前摸清重点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底数,2025年底前掌握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底数,消除重大事故隐患存量,有效遏制重大事故隐患增量,2026年底前形成全覆盖常态化的隐患排查整治机制,实现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
(三)安全科技支撑行动。推广安全生产先进适用工艺、技术、装备,推进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应用,实施“智改数转网联”,不断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在建工地推广使用无人施工升降机。通过三年时间,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风险智能化监控能力显著增强,高危行业企业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明显提升。
(四)安全工程治理行动。强化安全工程技术措施防范,推动安全基础设施提质增效。深化打通消防生命通道工程,基本清除人员密集场所外墙门窗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栅栏,保障消防生命通道畅通,深化老旧市场消防安全整治,实施消防设施升级改造、消防水源建设等工程治理,发动家庭作坊、经营性自建房安装早期火灾报警和灭火装置。通过三年时间,老旧市场重大火灾隐患基本消除,城市公共消防设施提档升级,早期报警和灭火装置安装比例显著提升。
(五)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行动。根据《江苏省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条例》,2025年底前完成全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安全风险报告工作,强化较大以上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应用小型场所安全监管系统,形成覆盖各类小型场所主体责任落实的管理体系。加强重点行业领域企业安全管理机构建设和专兼职安全员配备,推动“九小场所”专兼职消防安全员配备、管理,开展“两员”规范化建设。推动各类企业、单位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和规范化创建,2025年底前,争取向省、市选树一批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企业,推广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先进经验。推进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创建,全区养老机构、等级医疗卫生机构实现达标全覆盖。通过三年行动,推动包括小型场所在内的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健全履职尽责、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内生机制。
(六)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行动。组织重点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小型场所专兼职消防安全员开展一轮全覆盖教育培训。深化高危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安全素质能力提升培训,严格高危行业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以及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将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有关要求作为培训考核的重要内容。推动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督促生产经营单位严格电气焊作业等特种作业人员管理,推动生产经营单位加强外包外租等关联单位的安全生产指导、监督,将劳务派遣、灵活用工等人员纳入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严格安全培训和管理。通过三年时间,企业“三项岗位”人员持证上岗率、高危企业在岗和新招录从业人员培训考核合格率100%,推动企业员工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
(七)安全监管效能提升行动。根据省、市、区统一安排,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重点行业领域主管部门负责人积极参加学习培训,拓展“百团进百万企业千万员工”专题宣讲,完善基层应急管理组织体系,深化镇街安全生产和消防监管能力建设。开展精准执法,推行逢查必考(开展执法检查时,对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安全生产知识考试),强化联合执法,减少多头重复执法。严格规范执法,对严重违法行为依法采取停产整顿、关闭取缔、上限处罚、联合惩戒、“一案双罚”等手段,落实行刑衔接机制;对重大事故隐患“零处罚”“只检查不处罚”等执法“宽松软虚”的进行约谈通报。通过三年时间,安全监管责任体系和执法检查机制全面形成,重点行业领域联合执法机制更加成熟有效。
(八)全民安全素质提升行动。加强全民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持续开展安全生产月、消防宣传月等活动,将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推动安全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法治宣传教育。通过三年时间,全民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机制更加健全完善,全社会“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氛围更加浓厚。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