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清江浦区司法局坚持从监管队伍、监管阵地、监管技术等多方面练强“内功”,强化特殊人群监管能力建设。
一是“多维培训”锻造过硬监管队伍。构建施行“集中教学+个别指导+跟班先进”培训模式,每季度开展1轮集中业务培训,确保最新理论实操知识的全员覆盖,同时,区分业务模块难易度和人员素质差异性,延伸开展“点对点”教学辅导,并安排业务骨干、政法老兵与后进个人、年轻干部结成“传帮带”对子,扎实补好人员队伍能力短板。持续优化“信息+资源+人员”常态流动机制,通过每日矫情公示、月度案卷集中评查、季度人员大比武等形式及时掌握社矫安帮条线工作人员履职情况和能力水平,综合现实表现开展司法所间、司法所同社区矫正中心间的项目共建、经验互鉴与人员互调。严格落实“线上+线下”督查问责制度,通过“线上巡查”“现场点验”等方式方法及时查验社矫安帮条线监管工作开展情况和帮教措施落实情况,对于巡查发现的管理标准不严、教育质量不高、帮扶措施不实等问题,指导相关责任单位和个人做到“即刻排查、即刻处理、即刻上报”,切实提升工作实效。
二是“多方布局”建优实用监管阵地。升级改造社区矫正中心,投入300余万元建成实用面积近千平方米的社区矫正中心,在满足功能区域设置要求的基础上,增设“巾帼律师值班室”“曙光心理咨询室”等社会协作站点,高配实现三区二十一室功能布局。创新打造“清矫归航”精准矫治工作站,携手丝语未成年人司法社会服务中心、和悦社会服务中心等社会组织,聚焦特殊人群消极心理倾向和行为问题矫治需要,共建功能齐全、设施完备、服务精准的社区矫正工作站。持续拓增“工训一体”就业帮扶基地,常态对接人社、民政、财政等部门,及时了解涉及特殊人群就业指导、技能培训等方面的惠企政策,宣传发动优质企业加入就业帮扶队伍,在淮香食用菌、启通建设等多家企业设立就业帮扶基地,为实施“以工代训、以训促工、工训结合”的拓岗就业策略提供阵地支持。今年以来,依托多元监管阵地累计开展各类教育、培训活动20余场次,提供法律咨询、心理咨询等服务110余人次,协助完成就业安置10余人。
三是“多点创新”搭建智慧监管载体。持续完善“智慧矫正”技术网络,从监督管理的空间覆盖率、核查及时率等考虑出发,联合信息化企业共同研发“社区矫正智能管控、社区矫正电话自助排查”等系统平台并投入实战使用,基于声纹比对、人脸识别等先进技术不定时开展电话抽查、视频点调等行动,通过“随机切片”实现对社区矫正对象的“全天时”法治威慑。加快搭建“清矫优+”精准矫治平台,以前期承接并顺利完成省厅社矫局“社会组织接受委托开展调查评估试点工作”为依托,围绕“量化指标”探索构建社区矫正调查评估指标体系,完善调查内容及标准,提高评估意见的科学性、准确性;建立精准矫治数据分析大模型,根据社区矫正对象性别、年龄、心理特点、健康状况、犯罪原因、悔罪表现、矫正需求、现实表现等情况,通过算法模型精准画像,提升教育监管内容针对性。今年以来,通过各类信息化核查手段,精准识别“他人代持手机、号码呼叫转移、一人多个手机”等逃避监管行为,累计查处人机分离、不假外出等违规案件48起,训诫处理36人,警告处理12人。
【关闭窗口】